雖然我們已擁有了先進的柔印機,但由于人們對印刷工藝掌握不好,對柔印技術認識不足,特別是在制版過程中對網點擴大控制不好,使得一部分彩色復制品質量比較差,阻礙了我國柔性版印刷業的發展。需要提高柔印產品質量,就必須確定理想的制版工藝,嚴格控制網點擴大。柔性版印刷與膠印、凹印相比有許多不同之處,所以,要注意柔性版印刷本身的技術配套,切忌把膠印或凹印的經驗生搬硬套過來。從原稿設計和制版工藝角度來看,柔版印刷工藝自成體系、有其自身的獨特之處,其制版工藝流程基本如下:原稿→底片→背曝光→主曝光→顯影沖洗→干燥→后處理→后曝光。
一.網點特性與印前處理
1、網點的增大
網點增大分為光學增大與機械增大。機械增大是印刷時因為壓力的關系導致網點向外膨脹,使承印物上的網點直徑或周長比原始值大,光學網點是指在油墨的吸光特性和承印物的光散射作用下形成的一種視覺現象。
網點增大會使得圖像清晰度下降,細微層次丟失,整個畫面色調變化。柔性版印刷過程中,由于所用的是感光樹脂版的碳彈性比較大,而且在印刷過程中又需要施加一定的印刷壓力,盡管在柔性版印刷中采用了輕壓力;但還是導致印刷品上網點增大嚴重。
柔印較好的階調復制范圍為10%~85%,印刷面積為85%以上時會產生并級,以致暗調區糊死,無層次;面積率為5%以下的小網點,由于太小,很難在印版上“站住”影響網點增大的因數有加網線數,印刷壓力,網點形狀。
加網線數的影響:網點增大量還與網線粗細和加網線數的高低有關,一般說來,加網線數越高,網點增大越嚴重,網線越細,網點增大量也越大;加網線數高一倍,網點的邊緣長度就增加一倍,網點的增大量也就增加一倍。在曬版和印刷過程中,細網線比粗網線的反應要敏感得多。
印刷壓力的影響:印刷壓力越大,網點增大越嚴重,反之則網點增大程度越小 ,由于柔性版材柔軟,具有彈性,加之在印刷過程中需要施加壓力,盡管在柔性版印刷中采用輕壓力印刷,但還是會導致印刷圖像網點的增大和圖像的伸長。
網點形狀的影響:柔性版的網點有圓形網點,方形網點,鏈形網點和橢圓網點,他們在不同階調的網點增大情況也不同。網點形狀選擇主要考慮形狀是否對稱和網點的周長與面積比是否最少二個因數。對稱網點穩定性高,網點的周長與面積比最少,則網點增大率大,網點易控制。
2、印前處理
柔性版印刷過程中,網點的增大是呈非線形變化的, 也是困繞柔版印刷發展的最大問題。由于柔性的印版具有彈性,使得網點增大較嚴重。在暗掉部分網點極易印成實地,圖文的變形情況十分嚴重。這些特點決定柔性版的印前處理無法完全按照膠印或凹印的制版方法進行。
為了改善柔印印刷品畫面灰暗,層次單調等一系列問題,在印前處理中應采用相應的補償措施,包括網點擴大補償,印版伸長變形進行縮版補償,補漏白等。
柔印設備大多采用機組式,所以需要重新設定分色參數,考慮多色分色,以彌補印刷網點擴大的情況,在分色時要注意調整分色層次曲線,將擴大部分進行壓縮,使印刷網點擴大后仍能達到理想狀態。對連續調原稿進行印刷時復制的范圍較窄這一問題,巴可公司研制了專用于柔印的網點,它是隨機網點與傳統網點的結合,將傳統網點與隨機網點的優勢結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避免各自不利因素。
在高光,暗調部分采用調頻網點,網點擴大量小;在中間調部分采用傳統網點,網點擴大量也較小,并且從隨機網點到傳統網點實現平滑過度,從5%~10%和95%~100%是數字自動計算處理的,而不是簡單的各自密度內插式的混合,相對傳統方式而言,這種加網技術;較為穩定,容易預測。這樣印刷的網點可控制范圍更大,可實現0%~100%的階調變化。
柔性版的印版較厚,彈性大,安裝到圓柱形滾筒之后,版面會發生彎曲,引起印版表面的文字和圖像的變形。變形量隨印版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印刷機滾筒半徑的減小而增大,對于質量要求較高的印刷品,必須采取措施補償尺寸的變化。目前大多采用的是杜邦公司的縮版經驗公式:
補償系數(縮版量)+=K/RxX100%
陰圖底片的長度%(變形率)=1-K/RX100%
式中R為印品最終得到的自制長度,K為印版的伸長量。通常R值是產品給定的,如果沒給出R值則通過下式計算取得:
R=π(r+b+c)式中 r是印版滾筒半徑,b為了雙面膠帶的厚度,c是印版厚度。K值是個常數,不同的版材可以預先算好各自的K值,計算K值的經驗公式是:K=2πcs=2π(cp-cb),cs是印版的軟厚度,即印版的感光樹脂層厚度;c b指的是印版支撐膜的厚度,通常取值為0.127mm,但也有別的特殊版材c b取值為0.1778mm。
二.對制版底片的質量控制
雖然當前柔性版制版的底片同平版膠印的制版底片一樣,都是通過彩色桌面出版系統制版的。但是柔性版有自己的特性,底片必須滿足這些特性。
(1)對底片密度的要求
柔性版的制版底片為正像的陰圖型,其不透明的非圖文部分密度值要高,一般不應小于4.0,這是因為柔性版的主曝光時間較長,非圖文部分的密度值若小于4.0,則會引起漏光使圖像浮雕深度變淺。透明的圖文部分應十分透明,灰霧度的值不應大于0.05,否則在曝光時起阻擋光線,使圖文的端面因受光不足,感光樹脂交聯硬化不充分而造成低凹不平。
(2)對底片圖文的要求
①圖文應避免采用細小文字和細線條,否則在曝光時因受光不足,根基窄小,使印版在顯影腐蝕過程中經不住版刷的刷洗而沖垮,造成版面文字斷筆缺劃或丟失,線條殘缺不全。
②底片上不應有與軸向平行的條杠或實地圖案,否則會造成周向的高地不平,機器在運轉時因周向高低而跳動,造成產品上的條紋弊病。
③同一塊版面,大面積實地和小字、網點應避免設計。因為印刷時實地要求墨層厚實,必須加大印刷壓力才能實現。而小字、網點為防止擴大變形,甚至糊版,則采用較小的印刷壓力。若把實地和小字、網點設計在同一塊版面,印刷時往往會顧此失彼。照顧了實地,會使小字網點擴大變形或糊版;照顧了小字網點,則實地因壓力不足,虛而發花。
(3)對底片網紋層次的要求
階調層次要求
柔性版印刷的印版特征屬于凸版印刷,所以它所復制的階調層次沒有像平版印刷工藝那樣豐富,這是因為柔印版的圖像階調層次在高調部分不能絕網,必須要有小網點來支撐。要使小網點在印刷中立住腳,其網點面積不應小于5%。其次,柔印版比較柔軟,受壓后會變形擴大,所以暗調部分網點面積不應大于85%,更不能成為實地,不然暗調部分在印刷中并糊成一片。由此可見,柔性版印刷的階調復制范圍受印版特性的限制,只能局限在5%-85%的范圍內。